2014年佳木斯地区食品致病菌监测调查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是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我国的经济等诸多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食品生产的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和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完善程度都有待改善以及一些不法商家为获取更多利益,不顾道德、法律,做出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14年采集餐饮食品、水产品、肉及肉制品、饮料、乳及乳制品、婴幼儿食品、直饮水共计7类食品320份,样品采集后置于无菌袋或无菌瓶中,在4 h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检验。 1.2 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 参照制定详细的样品采集计划,食品样品采集、运输、保存以及各类食品样本编号、登记、送检全部按照要求,在冷藏的条件下完成,检验报告及微生物检验方法统一按照《2014年黑龙江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作业指导书》执行,并对检验所使用的培养基、试剂和仪器进行质控检定,所有样品在检验同时使用标准菌株作阳性对照。采用统计软件EpiInfo2000对致病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类型别食品致病菌检出情况统计注:“-”为未开展此项检测,“0”为开展此项检测但未检出。*与总检出结果比较(χ2=17.59,p<0.01)铜绿假单胞菌(份)婴幼儿食品21 11 55.00 0 ----0 11 -肉及肉制品61 21 35.00 -7 -5 3 8 0 -餐饮食品81 15* 18.52 -2 -0 0 0 11 -乳与乳制品26 2 7.69 -0 -0 0 0 2 -水产品75 2 2.67 -0 0 1 0 1 --饮 料35 0 0.00 -0 --0 0 -0直饮水17 0 0.00 -0 -----0合 计320 51 15.94 0 9 0 6 3 9 24 0食品种类样本数(份)总阳性数(份)总阳性率(%)阪崎肠杆菌(份)致泻大肠埃希氏菌(份)副溶血性弧菌(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份)沙门氏菌(份)金黄色葡萄球菌(份)蜡样芽孢杆菌(份) 2 不同类型食品致病菌检出情况统计 2014年全年共采集320份食品样品,不同种类食品的致病菌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列结果详见表1。其中婴幼儿食品、肉及肉制品的致病菌总检出率分列第一和第二。达到55.00%和35.00%,均明显高于所有样品的总检出率15.94%(P<0.01);从检出致病菌种类来看,蜡样芽 杆菌对婴幼儿食品、餐饮食品的污染较严重,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造成的污染,各检出9份,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分别检出3份、6份样品。所有样品均未检出 崎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肉及肉制品与总检出结果比较(χ2=11.43,p<0.01) 表2 不同季节食品检出致病菌情况统计季 节 样品数(份)阳性样品数(份)阳性率 (%)第一季度60 2 3.33第二季度114 19 16.67第三季度116 27 23.28第四季度30 3 10.00合 计320 51 15.94 不同包装类型食品致病菌检出情况详见表3,定型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致病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χ2=3.01,p>0.05),提示在本次调查中包装与否不是污染致病菌的主要因素。 从不同季节采集样品检测阳性率结果来看,第三季度样品阳性率最高(23.28%),其次为第二季度(16.67%),第四季度(10.00%)、第一季度(3.33%)。从样品阳性率来看,第二、三季度明显高于第一、四季度(χ2=12.61,p<0.01)。详见表2 通过表4可知,不同采样地点食品致病菌检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别(χ2=12.15,p<0.01)生产环节采集的样品阳性率最高,达33.33%,其次为流通环节(20.67%)、餐饮环节(7.75%)。 表3 不同包装类型食品致病菌检出情况统计包装类型样品数(份)阳性样品数(份)阳性率 (%)定型包装60 14 23.33散 装260 37 14.23合 计320 51 15.94 表4 不同采样地点食品致病菌检出情况统计采样地点样品数(份)阳性样品数(份)阳性率 (%)餐饮环节129 10 7.75流通环节179 37 20.67生产环节12 4 33.33合 计320 51 15.94 3 讨论 本次结果显示,2014年佳木斯市监测的7类食品中,2012年荆州市抽样的7大类食品中,婴幼儿食品污染最为严重,污染的致病菌为蜡样芽孢杆菌。肉及肉制品的致病菌总检出率排在第2名,检出致病菌为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4种,检出致病菌种类涉及最多。婴幼儿食品是社会关注度很高的食品类,婴幼儿的食品安全更是国家、民众关注的焦点,在此次婴幼儿食品监测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高达55.00%,蜡样芽孢杆菌能够产生大量肠毒素,引起人类食物中毒[1],蜡样芽 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我国也很常见[2],该菌可引起呕吐型和腹泻型两种不同类型的食物中毒[3],可见婴幼儿食品的卫生状况存在潜在危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销售市场亟待规范,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此类食品的管理;肉及肉制品受到多种致病菌污染,原因可能为在屠宰、分割、运输、保存等环节受到污染,同时各环节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餐饮食品具有较高的致病菌检出率,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类食品在制作和存放过程中易受到加工场所和肉类等其他食品污染导致。另外,乳与乳制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提示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要选择正规厂家额度产品,同时要科学地对购买的乳与乳制品进行储存及食用。从检出致病菌种类来看,蜡样芽孢杆菌检出份数最多,所有样品均未检出 崎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从监测时间来看,第二、三季度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于第一、四季度,原因为外环境温度高,导致细菌大量增生所致。从食品包装监测来看,定型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致病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提示在本次调查中包装与否不是污染致病菌的主要因素。从食品采集环节来看,不同采样地点食品致病菌检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别(p<0.01)生产环节采集的样品阳性率最高,达33.33%, 提示食品生产环节是致病菌污染的主要环节,另外流通环节监测显示样品阳性率为20.67%,也是重要的致病菌污染环节之一。 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食品安全的市场监管,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企业,严把卫生许可关[4],其中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严重的情况,提示相关部门和生产厂家应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婴幼儿食品因蜡样芽 杆菌污染带来的风险[5]。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肉及肉制品等食品的卫生监管,特别是在夏秋,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监管部门应从食品的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加强监管,加强源头治理,加强食品抽样监测[6],对检出的致病菌污染食品,要追溯污染源[7],从政府层面加大干预力度,保证食品安全。另外要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在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要注意产品的保质期,避免购买无牌无证或超保期的产品,对购买的食品要科学储存、烹饪,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
上一篇:佳木斯铁路地区公寓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及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